英國求職教戰守則(一)

--

成功地在英國找到工作後,第一篇想寫的文章是英國求職教戰守則。這篇集結了三個月求職以來,接收各路友人的提醒、建議,以及網路上資訊等等所整理的。因為求職期間真的受到很多貴人的指點跟幫忙,所以也希望透過寫文章的方式來回饋給有需要的人,包含正在或是即將經歷我曾經歷的求職路程的朋友們。這篇針對的是英國,但其實我覺得也多少適用於想進外商或是歐美國家的求職者。

以下大概分成七點來說明:

1. 寫履歷

英文履歷不要超過兩頁,最好寫滿兩頁。履歷內容必須包含:Professional Summary, Skills, Work Experience, Education, Other Skills/Experiences, References.

上網打「UK CV Template」就有很多模板可以參考了。

我簡單講一下跟中文履歷比較不一樣的部分。

Professional Summary 基本上就是要3–5行快速地講一下自己的定位,例如我會說我是skilled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er & Translator。最好就是講到你擅長的職位、熟悉的產業、語言能力,或是任何你覺得很厲害、值得拿來說嘴,能讓你脫穎而出的東西就寫在這邊。不要太長、太詳細!主要是要抓住HR的目光!

Skills這塊我個人是覺得很沒意義,但英國這邊好像很愛看,反正就是要列出一些你有的一些工作技能/特質,做事細心啦,抗壓性高啦,勤學習等等。這上網打「CV Skills Example」就找幾個符合你自己的參考一下,改一改寫上去就可以了。

Reference推薦信這塊,通常只是要讓對方知道你沒什麼好藏的,有些人會直接寫推薦人的姓名跟聯絡方式,但這牽扯到隱私以及你跟你的推薦人有多熟,所以大多人(也是為了節省CV上的空間)就會直接說,Available upon request. ,意思是你需要推薦人/推薦信我再給你。

另外,如果你投的工作職位範圍比較廣,請你客製化幾份不同版本的CV,強調的重點不同會強化你每一份CV的專業程度。

2. 履歷請找親朋好友幫忙看過

自己寫履歷很常會有盲點,請你找不同的親朋好友,如果有人資經驗當然最好,或是你要投的產業地裡面認識的人來幫忙看過。然後,拜託不要催朋友幫你看履歷!我相信在找工作找得焦頭爛額時,大家都會願意幫你,但即使你找工作再急,也一定要考量到大家都很忙,沒有人是有義務幫你的。願意幫你的請你以至高敬意感謝對方!

如果妳不好意思請人免費幫忙,那就請人家喝個飲料/吃頓飯,或是找付費的管道(例如我),還有ptt上也有很多管道。

3. 將履歷上傳到各大求職網站,增加曝光度。

人力仲介公司、獵人頭,甚至一般公司如果有需求也是會在求職網站上找人的。下面依照我自己當初最常用的幾個求職網站依序列出: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

Indeed https://www.indeed.co.uk/

Guardian jobs https://jobs.theguardian.com/

Reed https://www.reed.co.uk/

Total Jobs https://www.totaljobs.com/

CV library https://www.cv-library.co.uk/

Monster https://www.monster.co.uk/

我要特別講一下LinkedIn。其實大家即使現在沒有求職打算,但也可以開始去經營LinkedIn當作自己的工作紀錄/歷程,其實經營方式就像臉書/Instragram一樣,還可以毫無顧忌地加同事為LinkedIn好友XD。LinkedIn真的是一個滿好的找工作的渠道,尤其CV有頁數限制,但是LinkedIn上能夠呈現最完整的工作經歷,甚至可以放圖片、網站、作品集等,更完整、豐富地呈現你的工作經歷。有意在英國或是其他歐美國家求職的,LinkedIn是必須花時間投資的。

4. 寫求職信Cover Letter

我在求職期間雖然一度有試著海投,也就是不寫求職信,大量地投遞履歷申請各個職缺,的確身邊是有朋友是這樣找到工作的,但可能因為我要想要的職位性質的緣故,所以這個方式對我來說效果不彰。

雖然求職信一封一封寫很麻煩,但就我的經驗,如果是很想要某一份工作,還是花點時間跟心力寫吧!而且通常真的非常有興趣的職缺只會有幾個,例如我那時候真的想做的只有「中英文口筆譯Chinese-English Translator/ Interpreter」、「中文研究員/分析員 Mandarin-speaking Researcher/ Analyst 」、「中文專案專員 Mandarin-speaking Project Coordinator」,所以基本上求職信大概就是三個版本,再針對不同公司去做微調就好了。

我會找到這份工作,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為我的求職信,以及公司求職系統上所列出的問題,我每一個都回答得很詳細。這是後來我進公司後人資主管跟我說的,他說:「Your job application was very thorough. 你寫得很詳盡。」所以,請盡可能多花點時間在寫求職信上,甚至付出心力應該等同於寫履歷喔!

5. 找人力仲介公司

基本上你在看上面的求職網站時,就會發現很多工作都來自同幾家仲介公司,幾家蠻常見提供講中文相關職缺的人力仲介公司(Recruitment Agency):

People First

Project People

ABL Recruitment

Freshminds

Office Angel

Boyce Recruitment

基本上你等於是把履歷給人力仲介,他們幫忙篩選過以後再傳給他們的客戶(有求職需求的公司)。這些recruitment agency,有些你可以直接上網登錄到他們的人力資料庫之中,另一種比較常見的狀況是他們的人力專員(consultant)會在求職網站上看到你的履歷,然後邀你到他們辦公室去面談,了解你想要做的工作,看你的履歷,蒐集你的護照&簽證/居留證相關資料,然後說會幫你留意想要的工作,或是有合適的工作會再聯絡你等等。這些仲介公司會很積極的找你並且幫你介紹工作的原因是:他們可以從客戶那邊抽傭金。

我的話是最前面列的四家都有來找我,我有去面談的是ABL Recruitment跟Freshminds。Freshminds辦公室很新、很美,但連絡我的英國籍專員雖然看起來很友善,我講什麼也都說「Perfect」,其實後來也都沒下文。ABL是一位香港籍專員,也是剛來英國沒多久,面談過程滿愉快的,雖然後來沒有透過他們找到正職工作,但到現在都還有承接他們家的翻譯案件,所以多方努力,都有機會!

6. 其他容易忽略的求職管道

另外有幾個大家可能會忽略的求職管道我也一併說一說。

第一個是所在地的大學

大學其實提供的職缺非常多元,不僅是教職相關,也會有長期短期的行政、研究等相關職缺,所以也可以根據你所在的地方,找一下附近有哪些大學,然後在Google上搜尋該校名稱加上 jobs/ recruitment/vacancies,就會找到該校官網上的求職頁面了。下面列幾個倫敦的大學,然後我有投過的:

King’s Talent Bank: https://www.kingstalentbank.com/

King’s College London (External Vacancies) https://www.kcl.ac.uk/hr/jobs/index.aspx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https://jobs.soas.ac.uk/fe/tpl_soasnet01.asp?newms=srs

UCL: https://www.ucl.ac.uk/human-resources/working-ucl/jobs-ucl

King’s Talent Bank是 King’s College London (倫敦國王學院)的專屬人力資料庫。我那時候是去應徵一個短期的研究兼翻譯人員時才知道這個管道。應徵前先上他們的資料庫註冊,也要去面對面核對身分,確認護照&簽證等。

第二個是求職展Job Fairs

有一個應用程式叫Eventsbrite,它能夠搜索當地所有的活動,包含求職展,所以可以搜尋一下近期有哪些求職展,著重在哪個產業、有哪些公司會參與等等。

第三個是當地圖書館/區公所等。沒事去圖書館晃晃可以看到很多免費/付費協助修履歷、求職的廣告,也會有一些職缺貼在公告欄上。另外當地的行政單位的官網上也會有求職專區,協助提供當地居民求職資訊。

7. 直接上公司網站申請

如果在上述各大求職網站上找到一個職缺,建議你把這個職缺名稱打在Google,加上公司名稱,去公司網站上的 Careers/ Vacancies 的頁面。不論是投過該公司自己的求職系統,或是直接寄到hr的信箱都好,透過公司網站直接投履歷會讓對方覺得你真的有心要去他們公司的感覺。

我找到的工作也是當初直接上公司網站系統去詳細填答問題而來的,因為只用LinkedIn或是其他求職網站的話,公司只會拿到我的履歷,提供給他們的資訊比較少。對方擁有你的資訊愈多,你進到面試關的機率愈大(我個人覺得啦~),就像求職信一樣。一名應聘者同時提供CV+求職信跟另一位只提供履歷的,第一位進面試的機會會較大,除非第二位的工作經歷非常的亮眼,強到嚇嚇叫XD

以上大概是我目前能想到的關於在英國找正職的一些重點提醒,之後若突然又想起什麼會再來分享XD

最後來個小總結&精神喊話(?

在英國求職長達三個月都是很正常的,「好人卡」、拒絕信也會收到你手軟,我甚至在上工以後還不斷收到其他職缺的拒絕信XD 但這也證明:不是你不好,只是時機未到!

求職千萬不能氣餒、自我放棄!不要因為收到無數拒絕信而貶低自己的價值跟能力,如果你已經很努力地在找工作了,要相信只是時機未到,更好的機會在等著你。我知道聽起來很空而且很芭樂,但適合的工作總是會出現的,重點是自己要先準備好!不論是財務上,先存一筆三個月內可以不用煩惱基本開銷的基金,還有自己擁有的技能要持續磨練精進,這些都很重要!

這世界會有很多很多的不公平和難以理解的人事物,但是我相信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

所以,大家一起加油,準備好自己並且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

--

Circle C. / circle.c.2024@gmail.com
Circle C. / circle.c.2024@gmail.com

Written by Circle C. / circle.c.2024@gmail.com

A proud Taiwanese who enjoys bridging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興趣眾多,又有著熱愛分享的自由靈魂。歡迎收看我的語言學習、旅遊遊記、閱讀書單、實用工具文及國內外的所見所聞。IG 帳號:@circles_bookshelf。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