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異人茶跡》&《茶金》

趁著十一、十二月讀墨的台灣馬拉松活動看完了漫畫《異人茶跡》跟小說《茶金》,這兩套書好適合一起看。

點我看讀墨介紹&購書連結
整套漫畫共五本喔~
點我看讀墨介紹&購書連結

剛好前陣子去參觀了大稻埕的新芳春行,是一棟舊茶廠改建的免費博物館。因為很愛喝茶,看各種茶相關的歷史跟製茶的機器跟空間時都好興奮!博物館內的書架上就擺了漫畫《異人茶跡》,經同行朋友推薦就默默放進了讀墨待購清單。

春芳茶廠的焙籠間
(左)以前的茶香好酷!!(右)用風力將不同狀態的茶葉分類

《異人茶跡》全部五本漫畫講述了 19 世紀末,台灣烏龍茶之父英商陶德與大稻埕名人李春生,將烏龍茶外銷到美國的傳奇歷史故事,也藉由這部漫畫了解了茶的製作和銷售流程、洋行的運作方式、買辦的角色等等。

很喜歡每一本漫畫後面短短幾頁補充的文史資料,可以進一步了解台茶歷史,是一部非常用心、故事性很足、畫得也很棒的作品!即使不愛喝茶,對歷史也沒有太大興趣的人,我想也會很喜歡這部作品的!一起來支持台灣漫畫!!

《茶金》將商人和商場上的大風大浪描述的好生動,彷彿能身歷其境。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在商言商,每位商人的經商風格、手段、和想法都很不一樣,是一部很適合接手家族企業的二代們看的小說。

對於從商非常不瞭解的我也學到很多商場上的斡旋和妥協,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不斷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拉扯,還有經商永遠跟政治脫不了關係,情報戰的重要性等等。然後要做一個不自私的良心商人好難啊。

可能因為是由電視劇改編的小說,蠻能邊看邊想像畫面的。唯一比較沒那麼喜歡的地方是最後結尾收的感覺有點倉促,還有可能為了在有限篇幅中塞進所有從商會有的大風大浪,所以沒有什麼比較平淡日常生活的故事,一個大事件發生後馬上又接著另一個大事件,感覺腎上腺素飆升後會一直維持在高原狀態。不過整體來說還是很喜歡這部小說!也學到很多整個茶產業的知識,茶農、茶販、茶商的角色和製茶流程。印象好深刻國中理化課死背活背紅茶是完全發酵、綠茶是完全沒發酵的茶,結果小說看一遍就記起來了😆

既然講到茶,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喝茶史好了。身在台灣,從小就被手搖飲包圍著,不過我一直都不是珍奶粉,一直都喜歡沒有料的純茶,例如清心的青茶或是加蜂蜜的蜂蜜綠茶。偶爾想吃料就會加布丁。近幾年愈來愈多飲料店開始推出茶凍作為配料,我超開心!例如五桐號、得正,還有一沐日的粉粿深得我心!!

開始喜歡喝茶是 2016 年去英國唸書開始喝 Twining 茶。想比台灣的價格,唐寧在英國是連窮留學生都買得起的一盒 20 包,2 盒三鎊的價格(120塊台幣)。當時喜歡加點也是便宜到不行的鮮奶去除澀味並自製鮮奶茶。那時是想到就會泡或是看到室友泡茶,就會想起來自己有茶包該泡一下。

養成天天一杯茶的習慣是 2019 年開始在英國工作後的事了。英國人是真的很愛喝茶(雖然喝咖啡的人數也有在增加),但每次經過廚房都一定有同事在泡茶。那時候同事看我累或是需要放空,或是下午閒閒沒事就會問「Want a cuppa?」,我們就會到廚房一人泡一杯茶放空或閒聊。

回到臺灣後,每天不論在家或是去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泡茶,甚至開始戴著透明牙套隱適美矯正後,即便牙套跟牙齒會染色,都還是忍不住戴著喝茶。

至今還是對茶的愛大過咖啡,去各地旅遊也都會找茶行或是當地特色茶來喝,例如去京都喝焙茶和京番茶、日月潭紅茶、花蓮蜜香紅茶、台東紅烏龍等等。

突然變成一篇又推書又推茶的文😆
歡迎大家來跟我交流好喝的茶、好看的書!

《異人茶跡》讀墨購書連結(AP):https://moo.im/a/8ekCLR

《茶金》讀墨購書連結(AP):https://moo.im/a/3cefJR

追蹤 Circle 的閱讀 IG 帳號:@circles_bookshelf

--

--

Circle C. / circle.c.2024@gmail.com
Circle C. / circle.c.2024@gmail.com

Written by Circle C. / circle.c.2024@gmail.com

A proud Taiwanese who enjoys bridging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興趣眾多,又有著熱愛分享的自由靈魂。歡迎收看我的語言學習、旅遊遊記、閱讀書單、實用工具文及國內外的所見所聞。IG 帳號:@circles_bookshelf。

No responses yet